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厚植中职生法治素养,9月3日,萧县师范学校联合县关工委、县人民法院,以“法润校园・护航青春”为主题,启动2025年秋季学期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。活动创新采用“赠书传智+案例宣讲”双轨模式,为200余名师生代表带来一场沉浸式法治教育“盛宴”。此次活动紧扣中职学生成长特点,通过赠送法治与家风书籍夯实理论基础,结合真实案例宣讲强化实践认知,让法治精神在互动体验中深入学子心田,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与学生健康成长筑牢法治根基。
萧县关工委主任郑忠亮,常务副主任赵勇,副主任周进谋;萧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杨晓军;萧县师范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秀瑾,副校长黄继亮,党委委员李玉良及全体中层干部出席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张秀瑾主持,200余名学生代表现场参与。
【仪式启幕:法治书籍传递育人温度】
活动在庄重的赠书仪式中拉开帷幕。郑忠亮代表县关工委向学校赠送《家庭家教家风》读本,杨晓军代表县法院赠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单行本,两批共300册法治教育书籍将充实至各班级图书角,为学生打造“课内学法、课外悟法”的双线育人阵地。
“这些书籍是法治教育的种子,更是护航青春成长的灯塔。” 张秀瑾在主持时动情说道,既点明了书籍在校园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,也让这场赠书仪式成为传递法治精神与育人关怀的温暖纽带。
【案例课堂:以案释法筑牢安全防线】
专题宣讲环节,杨晓军主任以“与法同行 护航青春”为题,创新采用“情景还原+法律解读”教学法,深入剖析游戏充值诈骗、网络交友陷阱等12个贴近中职生生活的典型案例。
针对中职生易遭遇的刷单返利骗局,她现场演示“三步识别法”:“一查平台资质、二缓转账操作、三验信息真伪”,并着重提醒学生:“任何索要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,守住验证码就是守住钱袋子。”生动的案例解析与实用的防范技巧,让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安全指南,助力学生筑牢自我保护的法治防线。
县法院法官张清璞则聚焦刑事法律风险,以“以法为盾 护航青春成长”为主题,系统解读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。通过“盗窃手机案”“校园欺凌转化故意伤害案”等真实案例,深入浅出讲解盗窃罪、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,并特别强调:“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,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”
【多维互动:法治精神浸润成长沃土】
活动现场设置法律知识问答互动环节,学生就“遭遇网络暴力如何取证”“见义勇为的边界认定”等问题踊跃提问,法官团队逐一解答并赠送法治宣传单页。2024级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李萌表示:“以前觉得法律很遥远,今天才知道它就像空气,时刻守护着我们。”
此次“法治进校园”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,既让法治阳光照亮了青春成长路,更给新学期校园安全装上了“防护盾”。活动的圆满举办,充分彰显了以学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孙乐业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——始终将“法治素养”视作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,深度融入育人全链条。
萧县师范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,持续深耕法治教育:通过“课堂渗透+实践体验+文化浸润”三维模式,推动法治精神走进校园管理、技能实训、社团活动的每一个场景,全力培养既精专业技能、又守法律底线的新时代中职生,护航学子在平安和谐的校园沃土上,成长为兼具职业素养与法治意识的栋梁之材。
(图文:李刚)
来演:萧县师范学校